欢迎访问重庆资讯网  今天是 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年度报告揭秘留学变局:美国入学同比下降15%,回国不去大厂卷


来源|谷雨星球

10月初,美国《旧金山纪事报》报道显示,今年秋天美国大学为中国学生发出的签证数量大幅下降,同比减少4万份,下降45%。

取代中国学生的是大幅增长的印度学生。

今年夏天,美国高校发出8.4万多份学生签证给印度学生。同比增加近45%,比2019年同期骤增148%。

许多美国大学纷纷表示担忧,中国这个大学费市场,还「热」吗?同时,中国留学走过这么多年黄金期后,是否真的走到了拐点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10月初全球化智库CCG与中国银行连续第十年发布了《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2)》。

基于这份报告,并结合其他相关数据,我们一起来看看「留学生流动的去与回」。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2)》里的许多发现仍然和以往保持一致,比如全球留学人员保持增长势头。

据UNESCO的统计与预测,从1999年到2019年,全球学生跨国流动人数增长了近2倍;美国是全世界第一大的留学国,绝对人数最多的留学国家仍是美国和英国。

此外,中国这些年来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0年度海外留学生人数达70.35万,2010年是14.4万,翻了近5倍。

数据显示,中国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德国和新西兰等地都是留学生最大来源国,在美国留学人数高达37万,占了近一半。


但是同时根据今年的国际形势,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数据。

首先,留学中国的人数增多。报告披露,2018年起,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世界第三大、亚洲第一大留学目的国。

这从侧面反映出近几年国内对于“留学中国”打造的成功度,虽然伴随着一些争议,但是数量确实越来越多。

数据显示,在中国留学的海外生源里,韩国最多,其次是泰国、巴基斯坦、印度和美国。

其次,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地缘主义和民粹主义在政治格局当中的兴起;新冠疫情和政治因素,开始对国际人才流动当中产生的不容忽视的影响。


美国作为传统留学目的国,因其持有的单边主义签证政策,消极应对疫情的政策,使得部分留学生选择前往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等持有更积极政策的国家留学。

从数据来看,美洲、大洋洲等接收国际学生数量均有所下降。

其中美国、加拿大等地留学人数下降较快,增长较快的为英国、德国和法国,以及俄罗斯。

仅从中国学生来看,留学澳大利亚、法国和日本的生源数量有所下降,增长较快的为新西兰、俄罗斯和英国,美国留学较为持平。

整体来说,全球八大留学目的国接收高等教育国际学生人数排名基本保持稳定。大家仍会通过流动来得到更加符合个人发展的教育资源,全球化仍在进行中。


这些年来,亚洲国家出国留学生增长迅猛,其中尤其是中国远超第二名印度约60万人,居于全球首位。

但是随着疫情和海外关系等影响,这些年来印度学生疯狂赶超,增长率是全球最高的,以每年22.2%的百分比增长,很可能近几年里会赶超中国学生。

中国学生不是跟自己卷,就是跟印度学生卷。

同时,越南,哈萨克斯坦,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留学生输出国。


而且因为疫情的关系,低龄留学的频率有所下降,研究生增长比例越来越高。

尤其是在研究生班级里,常有英国学校全是中国学生,连老师都是中国人的故事,「反向留学」成功。


大量学生在研究生阶段选择出国,已经是近十年的趋势。

海外大学也非常喜欢招收中国学生,一来研究生招收学生数量多,可以增收,二来确实中国基础教育打得牢固,学生生源质素高。

以全球最顶尖的麻省理工MIT为例。

MIT每年在中国招生本科生仅为十余人,官方数据显示目前仅有62名来自中国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则高达810人。


MIT国际学生来源

这些学生生源来自国内顶尖院校。

比如我们写过的最新!清北、上纽大、交大就业报告出炉!留学比例下降,宇宙尽头是“体制内”?里,国内顶级名校里每年均有15-20%的学生选择出国,疫情后数据有所下滑。


北大2021届毕业生就业报告

而且,学生去往的大多都是顶尖名校。

以北京大学披露的2019届毕业生数据可知,学生基本上选择前往美国顶尖名校就读,光斯坦福、MIT、哈佛等加起来就接近80人,被称为中国学生最多的藤校之一的哥大则吸纳了78人。


北大2019届毕业生就业报告

不过这些年来,一线城市选择送孩子出国读本科的也越来越多。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起,赴美留学的中国本科生人数超过研究生。

但是这个数据在疫情后,是否有所变化?且等今年的报告。

中国学生出国读什么专业呢?

调查显示,STEM、商科在美国和加拿大比较受欢迎,各个国家领先的学科不同,所以前往不同国家的留学生选择也不同。

比如去法国的学生读文科的较多,德国的工程较多,澳大利亚则是管理较多,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学习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等专业。

但是因为关系影响,部分国家的关键技术领域仍然对中国学生较为敏感。不过要找工作,确实是STEM、商科等更吃香。


出国人数增加,归国人数自然也相应增加了不少。

据CCG《2020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相关调查,2020年着手回国就业,并向国内岗位投递简历的留学生人数,较2019年增加67.3%。


从报告来看,国家仍非常支持留学,并且关注留学生在海外的安全,同时欢迎有着多文化背景的留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呈现出一个非常积极的态度:

在国家‘双循环’战略的进一步落实中,出国(境)留学与工作的中国学生人数将持续增加,具有海外背景的国际化人才将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同时,有留学背景、国际视野的海归人才越来越愿意参与到国家治理中,为服务人民贡献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更好地国际发声、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我国公共治理的长足发展和全球治理的充分参与。 ”

这一点从许多优惠政策也能看出。

比如上海今年推出了2022年留学生落户政策规定,世界排名前50学校的留学生直接落户,而且世界排名51-100学校的留学生,缴纳6个月社保,不看社保基数就可以落户,大力吸引留学生。

这份名单的大学根据QS/TIMES/USNEWS/上海软科等四大排名综合评估而成,共有149所院校。说实话,有些大学跟国内211/985难度比起来确实低得多。



而根据数据显示,一线城市仍是海归归国的首选,不过跟往年数据相比,今年的海归求职也有些新变化。

变化其一

相较于一线城市越来越内卷的就业环境,海归求职意向地从一线迅速往新一线和二三线城市,尤其是这些城市也相应出台了许多对海归的友好政策。


变化其二

来自不同国家归国的人数有所不同,同比增速的竟然是许多家长打算去低龄留学的新加坡,据悉目前工作非常难找,连当地人求职都有困难,加上内卷程度不亚于一线城市。此外留学澳洲、德国等的学生同比有所增长。

另外一边,来自英国、美国和日本的学生求职人数同比增速大幅降低。

尤其是美国,跟中国留学生绝对值比起来,选择归国人数确实不成正比,部分原因可能是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增多。


变化其三

跟往年留学生奔向大厂高薪比起来,在强大的内卷之下,996仿佛丧失了其魔力。

现在如同上世纪90年代一般,海归更倾向于进入外企,又掀起了一股外企热,社交媒体晒出外企工牌已经成为了新型人生赢家的代表。数据显示,其同比增长也高达19%。


看完报告,我的最大感想是,站在这个许多人认为的巨变时期,人口的流动并未停滞。

留学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与全球进行流动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早走入了寻常人家,谁家没几个留学生对吧?

而「流动」也是人类学上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

大数据背后是由每个个体组成的,像如我一样,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在全球各地来来往往的现在,正在塑造着我们这代人走向的未来。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重庆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